一谈到年少家庭阴影,大部分孩子都会提到中国式孩子对比,说到这个可能大部分孩子都深有体会,孩子们尤其讨厌父母在公众场合下拿自己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,虽然父母是一片私心是为了孩子觉察出差距警醒自己并以此为努力,但往往给孩子的感知事与愿违,孩子感觉不被尊重,更像是贬低自己的含沙射影。如果长期如此,更使孩子滋生怨恨之情,进入社会自信心和自尊方面往往可能出现人格上的缺失。
在批评孩子的时候,大人应该先区分什么是先天和后天的特质,比如一个孩子成绩不好,我们可以说他不够努力,却忌讳说他智商低,孩子无法自己选择一个大脑。一个孩子耐挫力不够,我们可以说他不够坚持和怯懦,却忌讳说他体弱和多病,这往往也是孩子自己不愿意的。
人生在世,有很多靠后天努力也达不到的范畴,小草再努力长高也不可能如玫瑰花美丽。在外貌,身高,智商这些范畴内,不易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家孩子进行过多的比较,长期的心理折磨往往使孩子出现远离家庭,找不到认同感,或者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的问题,不要认为孩子年纪小,就觉得孩子感知不到自尊方面,情感方面的伤害,从事心理工作以来,也遇到过几个,因为父母几句气话而产生重大改变的孩子,这一阴影或许需要经过长期的弥补才会修复,更有甚者竟是终身的,这是每一个父母都不愿意发生的。所以在批判孩子的时候方式,话语都要经过仔细考虑谨慎选择,真真切切的达到对症下药的效果。
孩子表现出哪方面不足,找个夜深人静,气氛融洽的时候,在属于你和孩子的那一份安静下,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,像朋友一样,平等交流,开诚布公,找出问题的根本所在,一起商讨如何去解决,会不会比你在多人场合下批判他或者拿别人家孩子做对比有效的多?